各辦學點,各學院:
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,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全面推動和深化資助育人工作,根據(jù)《關于開展“國家資助·助我飛翔”學生書法作品征集評選活動的通知》(蘇教助中心〔2019〕4號)要求,2019年,我校將開展“國家資助·助我飛翔”學生書法作品征集評選活動,對選送書法作品進行評獎,同時推薦優(yōu)秀書法作品報送省資助管理中心。請各辦學單位認真組織報送,現(xiàn)將相關報送要求通知如下。
一、活動主題
通過各辦學單位在校學生參與學生書法作品的征集和評比,歌頌黨和政府的資助政策,強化資助育人理念,在校園和社會上營造關心學生資助工作氛圍。
二、征集對象
各辦學單位在校學生
三、征集作品要求
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學生資助取得的成果,突出“國家資助 助我飛翔”主題,格調(diào)高雅、創(chuàng)意新穎、形式多樣的軟筆書法、硬筆書法(書寫內(nèi)容可參考附件所列內(nèi)容)。表現(xiàn)形式不限,篆、隸、楷、行、草等均可(篆書、草書需附釋文)。作品尺寸不限,橫豎不限。來稿請寫明姓名、年齡、地址、郵編、電話,同時附上個人創(chuàng)作簡歷。作品無需裝裱。
四、評選與獎勵
學校屆時將組織專家對選送作品按類別進行評審,評出一、二、三等獎若干名,同時推薦優(yōu)秀書法作品報送省資助管理中心。省資助管理中心將對獲獎作品頒發(fā)獲獎證書
五、送件方式
各辦學單位在初評的基礎上選送書法作品3-5幅,并于2019年4月5日前將作品郵寄到省校學工處。地址:江蘇省南京市應天大街832號,聯(lián)系人:黃小宇。電話:025-86496570,電子郵箱:776788531@qq.com。
六、溫馨提示
所有學生參評作品概不退稿,凡選送作品者均視為承認并遵守本通知的各項約定。
附件:1.書寫參考內(nèi)容
江蘇城市職業(yè)學院
學生工作處
2019年2月22日
附件1
書寫參考內(nèi)容
1.不讓一名家庭經(jīng)濟困難學生失學,既是黨和國家依法保障學生平等享有受教育權利的重要舉措,也是國家扶貧攻堅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,新時代要求學生資助工作必須上升到國家戰(zhàn)略、長治久安和改革發(fā)展穩(wěn)定的大局中謀劃和推進。
2.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保障貧困地區(qū)辦學經(jīng)費,健全家庭困難學生資助體系。要推進教育精準脫貧,重點幫助貧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,阻斷貧困代際傳遞,讓每一個孩子都對自己有信心、對未來有希望。
3.建立國家資助、學校獎助、社會捐助、學生自助“四位一體”的發(fā)展型資助體系,構建物質(zhì)幫助、道德浸潤、能力拓展、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制,實現(xiàn)無償資助與有償資助、顯性資助與隱性資助的有機融合,形成“解困—育人—成才—回饋”的良性循環(huán),著力培養(yǎng)受助學生自立自強、誠實守信、知恩感恩、勇于擔當?shù)牧己闷焚|(zhì)。
4.消除貧困、改善民生、逐步實現(xiàn)共同富裕,是社會主義的本質(zhì)要求,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。
5.要實現(xiàn)精準資助和資助育人的目標,就必須在加強法治化建設、加強規(guī)范管理的基礎上,全面提升學生資助工作的科學化水平。
6.全體資助工作者必將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,全力做好學生資助工作,讓學生資助的歷史畫卷在砥礪奮進中燦爛展開,讓教育公平的時代華章在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持續(xù)奏響!
7.學生資助工作要轉(zhuǎn)變觀念,創(chuàng)新方式,把資助和育人有機融合起來,把資助工作落腳到人才培養(yǎng)這個核心任務上。
8.做好學生資助工作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迫切需要。做好學生資助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。做好學生資助工作是加快教育現(xiàn)代化的重要基礎。
9.立德樹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,也是學生資助工作的根本任務。
10.資助育人是立德樹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11.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資助育人全過程。
12.以“資助育人”理念引領新時代學生資助工作。
13.資助不是目的,只是一種手段,學生資助的根本目的是育人。
14.讓家庭經(jīng)濟困難學生共享改革發(fā)展成果。
15.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(jīng)濟困難而失學。
16.加強勵志教育、誠信教育和社會責任感教育。
17.資助改變命運。資助放飛夢想。資助成就未來。
18.資助育人是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正,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。
19.經(jīng)濟幫扶與精神幫扶相結合。
20.學生資助是一項重要的保民生、暖民心工程,事關脫貧攻堅,事關社會公平。
21.切實發(fā)揮學生資助育人功效。
22.努力提升學生資助科學化水平。
23.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。
24.教育著力從源頭上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,是最有效、最直接的精準扶貧。
25.健全家庭經(jīng)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。
26.資助是基礎、育人是核心。
27.不斷提高學生資助工作的精準水平。
28.讓教育公平的陽光溫暖每一個家庭經(jīng)濟困難學生。
29.讓“資助育人”理念能夠融入社會、深入人心。
30.保障困難群體享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,把學生資助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。